形式主义的治理机制研究

被引:24
作者
蒋来用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关键词
形式主义; 制度; 问责; 干部选拔; 批评和自我批评;
D O I
10.14119/j.cnki.zgxb.20191206.007
中图分类号
D261.3 [党的作风];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形式主义滋生蔓延主要原因在于制度性缺陷。目前我国干部考核评价和选用制度、问责和公务员退出制度、形式主义惩罚性制度和对形式主义执纪执法都存在缺陷,这与混淆两种形式主义的差别、经常用运动的方式进行治理、非正式制度对常规性制度的干扰、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的钝化直接相关。有必要建立稳定的利益预期机制,完善群众利益保护机制,完善岗位职责和问责制度体系,完善形式主义惩处性制度,改革干部评价和选拔任用制度,积极培育接受批评的良好环境,形成均衡合理的利益平衡和制度约束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论形式主义的根源及防治 [J].
郑广永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17 (01) :31-37+77
[2]   形式主义是党性薄弱的集中表现 [J].
姜迎春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 (05) :34-37
[3]   当代形式主义的本质特征与新的演化 [J].
金民卿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 (05) :12-18
[4]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根源与治理 [J].
戴焰军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2018, (05) :6-11
[5]   乡镇政府缘何容易陷入“形式主义泥潭” [J].
周少来 .
人民论坛, 2018, (01) :22-24
[6]   建设“回应型”政府:治理形式主义的一条政策思路 [J].
韩旭 .
人民论坛, 2018, (01) :38-39
[7]   对形式主义的社会学分析及对策建议 [J].
靳国军 .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5, 13 (04) :114-117
[8]   形式主义浸透着“假”和“虚” [J].
陶文昭 .
人民论坛, 2013, (27) :20-21
[9]   追赶效应刺激形式主义蔓延 [J].
刘春 .
人民论坛, 2013, (27) :24-25
[10]   常反常有 常反常新 形式主义新变种之忧 [J].
杨雪冬 .
人民论坛, 2013, (27)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