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最小侵害原则在行政强制法中的适用

被引:26
作者
胡建淼 [1 ]
蒋红珍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
[2] 浙江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关键词
行政强制法; 相对人; 强制执行; 强制履行; 执行(法律); 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机关;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06.03.007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正> 2005年12月24日,经多方努力最终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标志着我国行政强制立法正式进入立法程序,这可谓是当下我国行政法学界备受瞩目的大事。在这个重要的"行政法时刻",各类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对于《草案》确立的各项条款的关注可谓铺天盖地,其中,最小侵害原则就是一项较为广泛引起人们认同、体现行政强制权行使时必须自我限制的重要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必要性原则内涵之重构 [J].
郑春燕 .
政法论坛, 2004, (06) :116-122
[2]   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及其司法运用——汇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诉哈尔滨市规划局案的法律分析 [J].
湛中乐 .
行政法学研究, 2003, (01) :69-76
[4]   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研究 [J].
黄学贤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1, (01) :72-78
[5]   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及立法构想 [J].
马怀德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0, (02) :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