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储能技术研究五十年评述

被引:68
作者
戴兴建 [1 ]
魏鲲鹏 [1 ]
张小章 [1 ]
姜新建 [2 ]
张剀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2]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飞轮储能; 风力发电; 电动车; 开关特性; 电网调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614 [风能发电];
学科分类号
0807 ;
摘要
本文回顾了飞轮储能技术研发50年的历程,分析了飞轮储能技术特点、应用领域以及关键技术问题。飞轮储能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响应迅速、能量可观性好以及环境友好的优点。当前,研制的飞轮储能系统单体能量为0.5~130 k W·h,功率为0.3~3000 k W。重点关注了飞轮用低成本高比强度新材料、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飞轮储能在电能质量调控、不间断过渡电源以及电网调频领域实现了商业化应用,在车辆混合动力领域的示范应用中实现节能20%30%,处于产业应用的临界点。针对电网规模大功率、高能量储能需求,发展趋势是由数十千瓦时以下发展到百千瓦时,并通过阵列化组装成10~100 MW储能系统,放电时间可拓展到1 h。
引用
收藏
页码:765 / 78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05 条
[1]   基于模糊控制的钻机飞轮储能调峰控制系统 [J].
牛跃进 ;
郭巧合 ;
李涛 ;
吕邦凯 .
电气传动自动化, 2016, 38 (05) :16-18
[2]   60MJ飞轮储能系统转子芯轴结构设计 [J].
汪勇 ;
戴兴建 ;
李振智 .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6, 5 (04) :503-508
[3]   自传感电磁轴承位移解调过程的精确建模和分析 [J].
于洁 ;
祝长生 ;
余忠磊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 (21) :5939-5946+6038
[4]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储能技术展望 [J].
李建林 ;
田立亭 ;
来小康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 (23) :15-25
[5]   基于混合转子结构和悬浮力控制的新型飞轮储能用无轴承电机 [J].
李大兴 ;
夏革非 ;
张华东 ;
李文龙 .
电工技术学报, 2015, 30(S1) (S1) :48-52
[6]   基于背靠背双PWM变流器的飞轮储能系统并网控制方法研究 [J].
刘文军 ;
唐西胜 ;
周龙 ;
齐智平 .
电工技术学报, 2015, 30 (16) :120-128
[7]   一种采用负载电流和转速补偿的改进型飞轮储能系统放电控制算法(英文) [J].
张翔 ;
杨家强 ;
王萌 .
电工技术学报, 2015, 30 (14) :6-17
[8]   用于飞轮储能的单绕组磁悬浮飞轮电机径向力补偿方法 [J].
袁野 ;
孙玉坤 ;
黄永红 ;
杨凯 .
电工技术学报, 2015, 30 (14) :177-183
[9]   大卸载力铠装永磁轴承设计分析 [J].
汪勇 ;
戴兴建 ;
唐长亮 .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15, 34 (06) :858-862
[10]   基于有限元的金属飞轮结构设计优化 [J].
汪勇 ;
戴兴建 ;
孙清德 .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5, 4 (03) :26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