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饥荒发生在粮食主产区?

被引:15
作者
范子英 [1 ]
石慧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2]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饥荒; 粮食包干制; 大跃进;
D O I
10.13821/j.cnki.ceq.2013.02.009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发现1958年两个重要的政策变化导致了粮食主产区的饥荒:工业"大跃进"和粮食"包干制"。在大跃进的背景下,包干制诱导粮食主产区在正常年份通过高征购发展本地工业,当面临1959年和1960年粮食连续减产时,这些地区遭受饥荒的冲击也越大。本文利用历史数据证实了上述假说,工业化进程越快的地区的粮食销售也越多,对本地粮食的征购也越彻底,进而死亡率也越高,并且这些效应在饥荒年份更加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493 / 51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大跃进”运动与中国1958—1961年饥荒——集权体制下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J].
刘愿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3) :1119-1142
[3]   经济作物、食物获取权与饥荒:对森的理论的检验 [J].
范子英 ;
孟令杰 .
经济学(季刊), 2007, (02) :487-512
[4]   对阿马蒂亚·森的饥荒理论的理解及验证:来自中国的数据 [J].
范子英 ;
孟令杰 .
经济研究, 2006, (08) :104-113
[5]   1959~1961年中国的人口死亡及其成因 [J].
曹树基 .
中国人口科学, 2005, (01) :16-30+97
[6]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 人民出版社 , 薄一波著, 1997
[7]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编, 1990
[8]   Making famine history [J].
Grada, Cormac O. .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7, 45 (01) :5-38
[9]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atomy of a Central Planning Disaster[J] . Wei Li,Dennis Tao Yang.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2005 (4)
[10]   A new estimate of Ukrainian population losses during the crises of the 1930s and 1940s [J].
Vallin, J ;
Meslé, F ;
Adamets, S ;
Pyrozhkov, S .
POPULATION STUDIES-A JOURNAL OF DEMOGRAPHY, 2002, 56 (03) :249-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