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分析

被引:11
作者
李丽萍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倒U型曲线; 就业正规化; 正规就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249.21 [劳动力];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1978~1989年我国非正规就业基数小、增速快、对城镇新增就业贡献率低;1990~2000年非正规就业对城镇新增就业的贡献率年均114.86%;2000~2012年非正规就业成为城镇新增就业的主渠道。通过建模发现:非正规就业比重随着人均GDP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用趋势方程预测未来非正规就业的比重将大幅下降,政府可从劳动力需求、供给、市场监管和劳动保障配套政策改进4个方面适当引导。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规模、特征和收入差距 [J].
薛进军 ;
高文书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 (06) :59-69
[2]   非正规就业者的未来 [J].
吴要武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91-106
[3]   中国劳动力市场测量:基于指标与方法的双重评估 [J].
杨伟国 ;
孙媛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5) :104-113+207
[4]  
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规模与特征[J]. 吴要武,蔡昉.中国劳动经济学. 2006(02)
[5]  
中国非正规就业规模与现状研究[J]. 姚宇.中国劳动经济学. 2006(02)
[6]   我国转型期城镇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经济(1990—2004) [J].
胡鞍钢 ;
赵黎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111-119
[7]   中国就业统计的一致性:事实和政策涵义 [J].
蔡昉 .
中国人口科学, 2004, (03) :4-12+81
[8]   非正规部门就业统计调查方法的选择 [J].
曹俊文 .
上海统计, 2003, (05) :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