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学教育研究趋势及学术影响——基于2010-2016年中国知网教师教育研究机构的文献分析

被引:3
作者
张贤金
吴新建
机构
[1] 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基础科学教育; 教师教育; 可视化分析; 学术影响力;
D O I
10.19618/j.cnki.issn2096-319x.2017.02.015
中图分类号
G633.98 [其他]; G353.1 [情报资料的分析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1205 ;
摘要
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的方法,以2010—2016年中国知网基础科学教育主题文献为统计分析信息源,对年度发文量、高产期刊与机构、高产作者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文献计量学、引文分析、数理统计等多项定量评价指标,即总发文量、第一作者发文量、核心期刊发文量、第一作者核心期刊发文量、被引频次、H指数计算高产学者的学术影响力,进一步分析研究热点和趋势以及互引社会网络。研究发现,《全球教育展望》《课程·教材·教法》《外国中小学教育》等成为基础科学教育研究领域的高产期刊,对推动基础科学教育研究传播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形成了以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为首的高产学术机构。中国基础科学教育领域高产学者学术影响力排名中首都师范大学的王晶莹和浙江师范大学的蔡铁权并列第一、北京师范大学的刘恩山排在第三;研究热点集中在教学模式改革、基础科学教育评价、教育质量、基础科学教育改革、科学认识论、基础科学教育观、STEM教育、科学学习调查、核心概念、科学教师等方面。高被引和互引的论文集中在美国基础科学教育标准的解读方面。中国基础科学教育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学术共同体单一,学科发展不均衡;研究空间隔绝,不同社会网络合作匮乏;缺乏中青年研究团队和平台;综述类研究为主,少有本土原创研究;学科和学段研究分离。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个人学术影响力定量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J].
高志 ;
张志强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6, 39 (01) :133-138
[2]   我国科学研究基金资助不该忽视科学教育研究 [J].
王磊 ;
朱玉军 .
科学与社会, 2015, (03) :20-22
[3]   近十年来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 [J].
姚计海 ;
王喜雪 .
教育研究, 2013, 34 (03) :20-24+73
[4]   二十世纪科学哲学的发展对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J].
李雁冰 .
全球教育展望, 2010, 39 (10) :74-77+90
[5]  
引文空间分析图谱原理与技术[M]. 科学出版社 , 陈悦, 2014
[6]  
The “academic trace” of the performance matrix: A mathematical synthesis of the h‐index and the integrated impact indicator (I3)[J] . Fred Y. Ye,Loet Leydesdorff.J Assn Inf Sci Tec . 201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