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对氮循环格局及动态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14
作者
高群 [1 ]
余成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城市雾霾; 氮循环; 氮收支;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42 [环境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氮循环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和城市景观格局的改变不仅影响了氮的循环过程,而且加重了氮污染的程度,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城市尺度的氮循环研究不仅是全球关注的氮研究热点,而且也是城市生态学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前沿。本文基于城市生态系统的氮循环特征,综述了城市化进程对城市氮污染物来源、沉降、输移和累积影响研究的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介绍了卫星遥感、稳定同位素、物质流模型等分析方法在城市氮循环研究中的应用,针对未来几十年活性氮增加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对活性氮的减缓策略,以有效抑制活性氮对环境的影响。未来城市氮循环研究需要开展长期系统监测、深化城市氮循环机理研究、创新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并将研究成果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研究相结合,提升城市氮管理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726 / 73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72 条
[1]   2013年北京市PM的时空分布 [J].
王占山 ;
李云婷 ;
陈添 ;
张大伟 ;
孙峰 ;
潘丽波 .
地理学报, 2015, 70 (01) :110-120
[2]   需求视角的中国能源消费氮氧化物排放研究 [J].
施亚岚 ;
崔胜辉 ;
许肃 ;
林剑艺 ;
黄葳 .
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4 (10) :2684-2692
[3]   中国大陆市域人类活动净氮输入量(NANI)评估 [J].
高伟 ;
郭怀成 ;
后希康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50 (05) :951-959
[4]   城市生态系统氮代谢研究进展 [J].
冼超凡 ;
欧阳志云 .
生态学杂志, 2014, 33 (09) :2548-2557
[5]  
1980~2010年浙江某典型河流硝态氮通量对净人类活动氮输入的动态响应[J]. 张柏发,陈丁江.环境科学. 2014(08)
[6]  
中国水体硝酸盐氮氧双稳定同位素溯源研究进展[J]. 徐志伟,张心昱,于贵瑞,孙晓敏,温学发.环境科学. 2014(08)
[7]   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从源头防控区域大气污染 [J].
高吉喜 ;
张惠远 .
环境保护, 2014, 42 (06) :20-22
[8]   北京市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及污染特征 [J].
薛亦峰 ;
曲松 ;
闫静 ;
宋光武 ;
钟连红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 (01) :201-204
[9]  
河流氮输出对流域人类活动净氮输入的响应研究综述[J]. 张汪寿,李叙勇,苏静君.应用生态学报. 2014(01)
[10]   上海城市河岸带土壤反硝化作用研究 [J].
娄焕杰 ;
邓焕广 ;
王东启 ;
陈振楼 ;
李杨杰 .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04) :111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