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贪污”课题经费的民法解析——以科技计划项目合同属性为基础

被引:9
作者
朱涛
机构
[1] 重庆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与信息法学院
关键词
科研人员; 科研经费; 科技计划项目合同; 行政协议; 贪污罪;
D O I
10.13893/j.cnki.bffx.2018.01.005
中图分类号
D923.6 [合同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从民法视角观察,科研人员参与国家科技项目的法律基础为科技项目合同,该合同目的并非直接执行公务,合同内容没有给予行政机关以行政优益权,也不涉及公民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故而属于民事合同范畴。基于此,作为合同主体一方的科研人员,其为履行合同义务所从事的项目研究和经费使用行为均不具有"公务"的属性;课题经费经由国家财政划拨给项目组支配以后,也不再属于"国有财产"。因此,科研人员并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这一贪污罪的主体身份,课题经费亦不构成贪污罪的犯罪对象,对此类案件的处理应当适用合同法的违约责任,不宜以刑法的贪污罪加以追究。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诺贝尔科学奖与科学精神.[M].顾家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4,
[2]  
人权视野中的弱者保护.[M].胡玉鸿; 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3]  
宪法.[M].王广辉; 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4]  
政府合同研究.[M].王克稳; 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5]  
民事法律行为.[M].董安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  
法国行政法.[M].王名杨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
[7]   行政合同族的边界及其确定根据 [J].
崔建远 .
环球法律评论, 2017, 39 (04) :21-32
[8]   科研人员套取科研经费的行为定性 [J].
赵煜 .
中国检察官, 2017, (10) :71-74
[9]   套取科研经费的刑法规制分析 [J].
袁爱华 ;
邓蕊 .
武陵学刊, 2017, 42 (02) :53-58
[10]   科研人员的刑法定位:从宪法教义学视域的思考 [J].
姜涛 .
中国法学, 2017, (01) :17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