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市脆弱性研究

被引:10
|
作者
韩刚 [1 ]
袁家冬 [1 ]
李恪旭 [2 ]
机构
[1] 不详
[2]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 不详
[4]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
[5] 不详
关键词
城市脆弱性; 兰州市; 研究;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6.351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地处黄土高原的石油化工城市兰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计算城市脆弱性指数,并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兰州市脆弱性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影响脆弱性变化的内部原因。研究发现兰州市脆弱性长期处于中等偏高的状态,虽然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脆弱性逐渐降低,但问题尚存。生态环境的改善并没有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依然存在。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兰州市的发展必须是以经济、环境、社会相协调的精明增长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大庆市城市脆弱性综合评价与动态演变研究
    王岩
    方创琳
    [J]. 地理科学, 2014, 34 (05) : 547 - 555
  • [2] 城市脆弱性研究评述与展望
    王岩
    方创琳
    张蔷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5) : 755 - 768
  • [3] 区域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田亚平
    向清成
    王鹏
    [J]. 地理研究, 2013, 32 (01) : 55 - 63
  • [4] 干旱区绿洲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
    高超
    金凤君
    雷军
    张小雷
    [J]. 经济地理, 2012, 32 (08) : 43 - 49
  • [5] 城市紧凑度与城市生产率增长实证分析
    张建民
    程亚亭
    台晓东
    [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1, (08) : 115 - 117
  • [6] 城市的脆弱性及其规避措施
    程林
    修春亮
    张哲
    [J]. 城市问题, 2011, (04) : 45 - 47
  • [7] 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在权重确定中的应用
    陆添超
    康凯
    [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09, (22) : 19 - 20+53
  • [8] 兰州市环境污染变化及防治对策
    张志斌
    李夏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06) : 183 - 187
  • [9] 黄土高原的形成与发展
    赵景波
    黄春长
    朱显谟
    [J]. 中国沙漠, 1999, (04) : 37 - 41
  • [10] 城市社会学[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顾朝林编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