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政包干到分税制:发挥两个积极性

被引:32
作者
吕冰洋 [1 ]
台航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财政金融学院
[2]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关键词
两个积极性; 财政包干; 分税制;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8.10.002
中图分类号
F812.2 [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如何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是关键。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中央政府在不同政策目标的约束下,如何通过调整财政分权程度来影响地方政府行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财政包干制和分税制两大历史时期探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发挥;并进一步剖析了地方积极性发挥的经济基础和制度基础,即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变,地方积极性的发挥应该由培育市场向提供公共服务和完善公共治理的方向演进。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分税的事实:度量中国县级财政分权的数据基础 [J].
毛捷 ;
吕冰洋 ;
陈佩霞 .
经济学(季刊), 2018, 17 (02) :499-526
[2]   分税与税率:从政府到企业 [J].
吕冰洋 ;
马光荣 ;
毛捷 .
经济研究, 2016, 51 (07) :13-28
[3]   财政压力、税收征管与地区不平等 [J].
陈晓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4) :53-70+206
[4]   中国式分税制、中央税收征管权集中与税收竞争 [J].
谢贞发 ;
范子英 .
经济研究, 2015, 50 (04) :92-106
[5]   地方财政对本地居民偏好的回应性研究 [J].
尹恒 ;
杨龙见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5) :96-115+206
[6]   财政收入垂直分配关系及其均衡增长效应 [J].
李永友 ;
沈玉平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6) :108-124+222
[7]   财政分权视角下的支出竞争和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J].
李涛 ;
周业安 .
世界经济, 2008, (11) :3-15
[8]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小学义务教育 [J].
乔宝云 ;
范剑勇 ;
冯兴元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6) :37-46+206
[9]   “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 [J].
周雪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2) :132-143+207
[10]  
毛泽东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 著,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