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利”到“自制”:村级治理规避“分利秩序”的机制分析——以上海市若干近郊村为考察对象

被引:12
作者
孙敏 [1 ,2 ]
田孟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分利秩序; 结构性自制; “双重角色”分离; 村级集权结构; “嵌入式”镇管村体制;
D O I
10.13718/j.cnki.xdsk.2017.01.001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在利益密集型村庄,"分利秩序"成为瓦解村级基层组织合法性的关键变量,探讨如何规避"分利秩序"的问题便具有政策研究意义。本文以上海市若干近郊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近郊村村级基层组织现状的考察,发现村级基层组织在三个层面发生改组:第一,村干部通过内部分工与分层完成"双重角色"的分离;第二,通过调整村级组织的内部权力结构以实现权力的集权化;第三,通过"嵌入式"镇管村体制将村级权力运作的外部监督制度化。村级治理在权力主体、权力结构和镇村关系三个层面的变化重塑了村干部的行为逻辑,村干部由"结构性自利"转变为"结构性自制",从而实现对"分利秩序"的规避,为利益密集型村庄走出村治困境提供了新的经验与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4+189 +18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阶层政治与农民上访的逻辑——基于浙北C镇的案例研究 [J].
田先红 .
政治学研究, 2015, (06) :98-109
[2]   农业治理困境与分利秩序的形成——以中部W省H市为例 [J].
王海娟 ;
夏柱智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 (03) :43-50+122
[3]   分利秩序与基层治理内卷化 资源输入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逻辑 [J].
陈锋 .
社会, 2015, 35 (03) :95-120
[4]   利益密集型乡村的富人治村逻辑——以浙江省D镇为个案 [J].
张雪霖 .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5, 37 (02) :81-88
[5]   资源下乡与分利秩序的形成 [J].
王海娟 ;
贺雪峰 .
学习与探索, 2015, (02) :56-63
[6]   项目进村与乡村治理重构——一项基于村庄本位的考察 [J].
李祖佩 .
中国农村观察, 2013, (04) :2-13+94
[7]   论权力结构的转型:从集权到制约 [J].
陈国权 ;
黄振威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03) :102-107+201
[8]   村级组织的官僚化及其逻辑 [J].
欧阳静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0 (04) :15-20
[9]   双重边缘化:村干部角色与行为的类型学分析 [J].
吴毅 .
管理世界, 2002, (11) :78-85+155
[10]   村干部的边际地位与行为分析 [J].
王思斌 .
社会学研究, 1991, (04) :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