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同实体经济共生的收益率阈值研究——基于银行业面板门限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9
作者
林键 [1 ]
范从来 [2 ]
蔡欣磊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2] 南京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银行业利润; 实体经济; 门限效应; 改革路径;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21.06.003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从金融与实体经济利润分享的理论机理出发,对中国银行业盈利水平进行回顾分析,并与美日德银行业进行了横向比较。利用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发现,银行业盈利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双门限非对称效应,当银行业净利润率低于0.491%时,提高银行业盈利水平会因利润"掠夺"抑制实体经济发展;在0.491%-0.801%区间时,银行业盈利提升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两者处于最舒适的共生状态;高于0.801%时,继续提升银行业盈利则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减弱,不过仍处于正向促进的共生状态。现阶段,中国银行业盈利状态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整体上已经由次优状态转入最优区间,这得益于2016年以后中国政府的强力去杠杆、严监管,及时果断"踩刹车",将金融业从"自我循环"的盈利"幻觉"中拉回,避免了滑向危害实体经济边缘的不良后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经济金融共生共荣:理论、测度与实现路径 [J].
范从来 ;
张前程 ;
彭明生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21, 41 (01) :3-17
[2]   中国金融业利润过高了吗——基于马克思生息资本理论的分析与实证证据 [J].
文书洋 ;
牟爽 ;
刘锡良 .
经济学家, 2020, (06) :95-106
[3]   金融发展对产业升级影响的非线性效应——基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比较分析 [J].
汪浩瀚 ;
潘源 .
经济地理, 2018, 38 (09) :59-66
[4]   论新时期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J].
黄群慧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9) :5-24
[5]  
非利息业务会提升银行的绩效吗?——基于PSTR模型的非线性影响实证检验[J]. 李翔,常灿.预测. 2014(04)
[6]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研究——来自动态面板数据门限模型的经验证据 [J].
黄智淋 ;
董志勇 .
金融研究, 2013, (07) :74-86
[7]   经济周期战略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J].
邢天才 ;
孙进 ;
鄢莉莉 .
国际金融研究, 2013, (05) :88-96
[8]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刘鹤, 2013
[9]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2004
[10]  
Does too much finance harm economic growth?[J] . Siong Hook Law,Nirvikar Singh.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