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真伪不明”在我国民事证明制度中确实存在么?
被引:27
作者:
曹志勋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证明责任;
真伪不明;
证明标准;
法律真实;
纠纷解决;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3.02.012
中图分类号:
D925.13 [];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大陆法系强调事实认定的真伪不明状态及其法律适用过程,普通法系则相反。这一差异的形成与两大法系的方法论研究、民事诉讼的运作起点、对实用主义的态度和陪审制的运用密切相关。我国通说倾向于大陆法系客观证明责任理论,但立法和司法活动都表明该理论尚未得到体系化运用;相反,普通法系说服责任的应用更为流行。理论与实践的背离,部分起因于法律真实观的矫枉过正、以纠纷解决为主的诉讼目的以及以二审事实审查标准为代表的程序,这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治移植过程中也是常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5+178
+178-179
页数:13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