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博弈——从公共利益视角探讨个人信息权利的边界

被引:9
作者
齐茵
机构
[1] 江苏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个人信息权利; 隐私权; 精神安宁; 公众人物; 社会公共利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保护个人信息免受侵犯、寻求和争取精神安宁是新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的一种客观需求,具有正当性。虽然在一定情况下应该对个人信息权利进行限制,但是公共利益在个人信息权利面前并不必然具有逻辑优先性。公众人物的个人信息权利在谋求保护时应该与普通公民的此项主张做区别对待。公众人物个人信息权利受限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回馈。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金融隐私权与信用开放的博弈.[M].谈李荣; 著.法律出版社.2008,
[2]  
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张文显著;.法律出版社.2006,
[3]  
法理学.[M].[美]罗斯科·庞德(RoscoePound)著;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4]  
法理学.[M].公丕祥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   个人信息与个人信息权利基本理论初探 [J].
齐茵 .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3, (03) :128-131+149
[6]   个人信息权及其民法保护 [J].
张振亮 .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41-46
[7]   论权利冲突 [J].
庞正 .
江海学刊, 1999, (06) :56-60
[8]   当代西方的权利义务价值取向 [J].
陈云生 .
外国法译评, 1994, (03)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