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均认识到制造业对本国的重要性,并纷纷制定和出台了提升其制造业的中长期计划,如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英国的《工业2050战略》等,中国政府于2015年5月也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作为中国工程科技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中国工程院于2012年启动了"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提出了中国制造业迈入强国行列的"三步走"战略,该研究成果和建议得到国务院的采纳,并直接促成了作为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2015—2025)行动纲领的《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和实施。本文首先阐述了制造强国战略的提出背景,介绍了近几年强国战略咨询项目的研究进展和"中国制造2025"一年来的实施状况,并基于"三步走"战略理论基础的制造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世界银行等最新公布的基础数据,分析了十八个二级指标和四个一级指标最近几年来的变化进展,提出了产业规模仍是中国制造业的主要面向,整体上"大而不强"的状态并未改观,与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差距的依然是质量效益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印证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制造业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历史进程,但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则尚未呈现。制造业又快又好的发展涉及到多个层面,最后本文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强国进程等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