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及其对绩效的协调效应研究

被引:3
作者
吴崇 [1 ,2 ]
蔡婷婷 [1 ]
孔蕤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南京大学
[3] 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新兴国家; 中国企业; 海外投资; 进入模式; 创新绩效;
D O I
10.16407/j.cnki.1000-6052.2016.01.015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2 ; 120202 ;
摘要
新兴国家企业对外投资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跨国公司市场进入模式与绩效研究中交易成本视角、制度基础视角的相互补充与完善。论文在整合这两种理论视角相关变量的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海外进入模式及其对市场绩效与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研究后发现:交易成本视角与制度基础视角的相关假设得到了部分印证;整合两种视角理论要素的检验模型提高了中国企业战略选择预测的有效性,符合两种视角一致性要求的进入模式选择对中国海外投资企业有着创新绩效提升的现实意义。总体来看,中国企业尚处于早期规模经济、低水平经验积累的国际化初级阶段,规模经济对创新投入转化积极,学习曲线效应还未体现,私营企业在市场扩张方面表现更为积极。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10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制度距离对中国跨国公司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研究——国际经验和社会资本的调节效应 [J].
陈怀超 ;
范建红 ;
牛冲槐 .
科学学研究, 2014, 32 (04) :593-603
[2]   资产专用性、融资能力与企业并购——来自中国A股工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方明月 .
金融研究, 2011, (05) :156-170
[3]   制度环境与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进入模式 [J].
吴先明 .
经济管理, 2011, 33 (04) :68-79
[4]   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绩效关系研究 [J].
杨忠 ;
张骁 .
经济研究, 2009, 44 (02) :32-42+67
[5]   短期波动对长期增长的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J].
卢二坡 ;
王泽填 .
统计研究, 2007, (06) :32-36
[6]   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 [J].
温忠麟 ;
侯杰泰 ;
张雷 .
心理学报, 2005, (02) :268-274
[7]  
Logistic回归模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济川, 2001
[8]  
Real Options, International Entry Mode Choice and Performance[J] . Keith D.Brouthers,Lance EliotBrouthers,SteveWerner.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 2008 (5)
[9]  
Foreign Investment Strategies and Sub‐national Institutions in Emerging Markets: Evidence from Vietnam*[J] . Klaus E.Meyer,Hung VoNguyen.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 2005 (1)
[10]  
Outward investment by Chinese MNCs: Motivations and implications[J] . Ping Deng. Business Horizons . 20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