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视阈下TikTok的东南亚“在地化”路径

被引:18
作者
李呈野 [1 ]
任孟山 [2 ,3 ]
机构
[1]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2] 中国传媒大学
[3]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
关键词
TikTok; 在地化; 跨文化传播; 一带一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自2017年下半年上线以来,抖音海外版TikTok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东南亚传媒市场的后起之秀,这应当归功于TikTok成功的"在地化"路径。尽管以"价值观上去政治化"的低姿态进入东南亚市场,但跨文化禁忌、当地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想、原住民对华人的误读依然是TikTok不得不化解的阻碍。面对这些难题,TikTok首先在符号表征层面让自己的"互联网迷因"吸纳东南亚文化元素,创造共情式叙事场景,其后在业务经营层面追求互利共赢,与当地社会结成稳固的"命运共同体"。借助上述策略,TikTok实现了与东南亚社会的"民心相通",为自己在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可能的未来。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抖音“出海”与中国互联网平台的逆向扩散 [J].
张志安 ;
潘曼琪 .
现代出版, 2020, (03) :19-25
[2]   从传播优势看中国对东盟新媒体传播策略 [J].
战伟萍 .
国际传播, 2019, (04) :39-45
[3]   传播学视域下短视频生态研究——以抖音为例 [J].
陈奇妍 .
中国传媒科技, 2019, (06) :86-88
[4]   迷因理论视域下的短视频文化——基于抖音的个案研究 [J].
常江 ;
田浩 .
新闻与写作, 2018, (12) :32-39
[5]  
民族主义[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许利平, 2016
[6]  
Memes in a Digital World: Reconciling with a Conceptual Troublemaker[J] . Limor Shifman.J Comput‐Mediat Comm . 201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