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文化逻辑——以中国与大会的关系为视角

被引:2
作者
王育济
机构
[1]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史学会; 历史学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化逻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0-2 [];
学科分类号
060203 ; 0603 ; 060301 ;
摘要
<正>在参与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申办与筹备的具体工作中,有关筹办大会的文化逻辑,一直是我关注和思考的一个问题。这一文化逻辑,主要源自对中国与大会关系的梳理与考察。因为中国与大会交集的动因、方式、学术追求与话语建构等内容,无不包含在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进程中,不清楚这些历史,也就无法定位筹办第22届大会的价值与意义,也就很难明晰筹办大会的框架、理念与举措。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始于1900年,1905年中国就有了对大会的关注与记载①,在此后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有几个时间节点是特别重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申请加入国际史学会及派胡适参会相关史料一组 [J].
刘鼎铭 ;
林周佳 ;
徐志敏 .
民国档案, 2007, (03) :3-14
[2]   我与史学 [J].
张椿年 .
史学史研究, 2002, (04) :11-14
[3]   探寻“全球史”的理念──第十九届国际历史学科大会印象记 [J].
钱乘旦 .
史学月刊, 2001, (02) :145-150
[5]   中国近代最早的史学会——湖北史学会初考 [J].
俞旦初 .
近代史研究, 1986, (06) :137-156
[6]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 .2 孟德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