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语境下地方性与身份认同的建构——以拉萨“藏漂”群体为例

被引:72
|
作者
钱俊希 [1 ]
杨槿 [2 ,3 ]
朱竑 [1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现代性; 地方性; 认同; “藏漂”; 拉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现代性体验是后改革时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一个重要维度。现代性以工具理性与社会进步作为终极价值取向,强调以理性的方式规划和管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期实现持续的增长、稳定的发展以及财富积累。然而,现代化过程在赋予人类更大自由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束缚与压抑。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离现代性的束缚,在那些似乎存在于现代性过程之外的、"落后"的地方重新寻找原真性的生存体验。在这一理论背景下,本文以长期留居在西藏拉萨的汉族"藏漂"群体为对象,探讨在中国后改革时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会成员如何实现对现代性的"逃离"。"藏漂"群体的身份认同,其本质是对西藏的地方性的建构。这一过程包含两个维度,即对西藏的地方性的想象与表征,以及在日常生活的层面对想象的地方性的践行与体验。一方面,"藏漂"通过一系列的表征与话语,将西藏想象为一个与内地在社会文化秩序上截然不同的地方。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与空间实践,体现了"藏漂"群体对想象的地方性的践行与展演,对文化身份同样起到重要的正反馈作用。研究认为:"藏漂"对现代性的体验,反映了现代社会内在的矛盾,而"藏漂"对地方性的建构与体验,对理解"他者"与"我者"之间复杂的社会与文化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1281 / 129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地方性研究的理论视角及其对旅游研究的启示
    钱俊希
    [J]. 旅游学刊, 2013, 28 (03) : 5 - 7
  • [2] “驻客”:“游客”“东道主”之间的类中介人群——丽江大研、束河、大理沙溪旅游人类学考察
    杨慧
    凌文锋
    段平
    [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4 (05) : 44 - 50
  • [3] 大理古城生活方式型旅游企业的动机和目标研究
    梁微
    徐红罡
    Rhodri Thomas
    [J]. 旅游学刊, 2010, 25 (02) : 47 - 53
  • [4] 新时期的漂泊叙事和现代性体验[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杨慧琼, 2012
  • [5] 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王一川著, 2001
  • [6] 海德格尔选集[M]. 上海三联书店 , (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 1996
  • [7] “Drifting” in Lhasa: Cultural Encounter, Contested Modernity, and the Negotiation of Tibetanness[J] . Hong Zhu,Junxi Qian.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 2014 (1)
  • [8] Regional Environment of Destination and the Entrepreneurship of Small Tourism Businesses: A Case Study of Dali and Lijiang of Yunnan Province
    Xu Honggang
    Ma Shaoyin
    [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14, 19 (02) : 144 - 161
  • [9] Moving to Peripheral China: Home, Play and the Politics of Built Heritage[J] . Xiaobo Su.The China Journal . 2013 (1)
  • [10] The Beach, the gaze and film tourism[J] . Lisa Law,Tim Bunnell,Chin-Ee Ong.Tourist Studies . 2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