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集聚、技术创新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11
作者
张文武 [1 ]
熊俊 [2 ,3 ]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2] 南京大学商学院
[3]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贸易金融学院
关键词
FDI; 技术创新; 地区经济增长; 集聚效应; 空间计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文章选取我国30个省市1995-2011年的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的空间效应及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和循环累积效应,外资和技术创新的空间集聚效应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创新在我国地区之间并不存在互补性,而是表现为竞争关系,外资和技术创新的空间集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和地区收入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仍然受地理距离的影响,临近区域的空间溢出和关联效应比较明显,可以部分解释我国不同经济区域之间发展差距的形成和扩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地区碳强度与FDI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J].
姚奕 ;
倪勤 .
经济地理, 2011, 31 (09) :1432-1438
[2]   基于空间视角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与贸易效应研究 [J].
谢杰 ;
刘任余 .
国际贸易问题, 2011, (06) :66-74
[3]   要素禀赋框架下的FDI与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分析——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GMM检验 [J].
戴枫 .
国际贸易问题, 2010, (05) :79-87
[4]   生产者服务业FDI与东道国工资差距:理论与实证 [J].
戴枫 ;
赵曙东 .
世界经济研究, 2009, (04) :57-62+68+88
[5]   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 [J].
陈继勇 ;
盛杨怿 .
经济研究, 2008, 43 (12) :39-49
[6]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省域研发与创新中的应用研究 [J].
吴玉鸣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5) :74-85+130
[7]   外商直接投资的工资效应分析——以江苏为对象的实证研究 [J].
宣烨 ;
赵曙东 .
南开经济研究, 2005, (01) :72-78
[8]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居民的收入分配 [J].
范言慧 ;
段军山 .
财经科学, 2003, (02) :102-106
[9]   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 [J].
武剑 .
经济研究, 2002, (04) :27-35+93
[10]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J].
魏后凯 .
经济研究, 2002, (04) :19-2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