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8 条
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
被引:115
作者:
郭远智
[1
,2
]
周扬
[1
,2
,3
]
刘彦随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来源: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乡村地域系统;
城乡关系;
贫困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需要,当前中国贫困地区乡村发展正逐渐由低层次的脱贫向更高层次的振兴转变,两者的紧密关联使得减贫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探讨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而从多个维度剖析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实践如何助推其乡村振兴。结果表明:①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旨在科学诊断致贫因子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帮扶,从根本上消除导致贫困的各种障碍性因素;乡村振兴则重点在于通过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②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内在一致性使得两者存在紧密的逻辑顺承性,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本前提,而乡村振兴是精准扶贫的深化和保障,可以说农村减贫的过程也是乡村逐步振兴的过程。③通过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和配置补齐乡村人、地、业等发展短板,贫困地区重塑了要素耦合、结构合理、功能复合的乡村地域系统,从而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振兴,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和农村美的发展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819 / 2832
页数:14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