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协同创新、新旧动能转换与地区经济增长

被引:12
作者
石风光 [1 ]
周明 [2 ]
许彬 [3 ]
机构
[1] 宿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 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 宿迁学院图书馆
关键词
绿色化协同创新; 新旧动能转换; 经济增长; 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 动态空间计量;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23.07.003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基于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利用2010—2017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地区工业绿色化协同创新效率及新旧动能转换指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基于经济特征空间矩阵的动态空间模型分析了工业绿色化协同创新及新旧动能转换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绿色化协同创新效率的提高,在短期和长期均能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对周围地区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在长期则会产生抑制作用;新旧动能转换指数的提高,在短期内会抑制本地经济增长,在长期会促进本地经济增长,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均会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工业绿色化协同创新和新旧动能转换通过供求交互作用传递其部分或全部经济增长效应。本文旨在揭示我国工业绿色化协同创新与新旧动能转换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这对于实现我国地区经济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演进及区域特征 [J].
李长英 ;
周荣云 ;
余淼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1, 38 (02) :3-23
[2]   习近平新旧动能转换重要论述的若干经济学分析 [J].
裴长洪 ;
倪江飞 .
经济学动态, 2020, (05) :3-14
[3]   “十四五”时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思路与策略 [J].
盛朝迅 .
改革, 2020, (02) :5-19
[4]   工业革命演进与新旧动能转换——基于历史与逻辑视角的分析 [J].
宁朝山 .
宏观经济管理, 2019, (11) :18-27
[5]   一体化国家战略下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J].
胡艳 ;
潘婷 ;
张桅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05) :99-106+239
[6]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的动力源泉——基于动能解构视角的研究 [J].
杨晨 ;
原小能 .
财贸经济, 2019, 40 (05) :127-142
[7]   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J].
杨玉桢 ;
宋文松 ;
李姗 .
广西社会科学, 2019, (05) :72-79
[8]   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动能转换:资本驱动还是技术驱动 [J].
王家庭 ;
李艳旭 ;
马洪福 ;
曹清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5) :99-117
[9]   中国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的进展评估 [J].
郑江淮 ;
宋建 ;
张玉昌 ;
郑玉 ;
姜青克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6) :24-42
[10]   创新资源协同空间联系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域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吕海萍 ;
池仁勇 ;
化祥雨 .
地理科学, 2017, 37 (11) :1649-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