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中国海洋科技-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
被引:50
作者:
汪永生
[1
]
李宇航
[2
]
揭晓蒙
[2
]
李玉龙
[1
,3
]
李桂君
[1
,3
]
王文涛
[2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3] 中央财经大学全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沿海地区;
海洋经济;
海洋科技;
海洋环境;
耦合协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4 [海洋资源与开发];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24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增长,同时注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是促进中国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文章从关联性和协调性角度分别梳理了海洋科技、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复杂互动,构建出海洋科技-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整合性研究框架。通过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组合预测模型分析了中国沿海地区海洋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发现:①2007—2016年沿海11个省份海洋复合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始终保持增长态势。三个子系统的发展指数均有显著提升,但变化幅度和方向存在较大的非同步性。②11个省份耦合协调度的历年均值为0.74,达到中级协调水平,其中科技-经济子系统的耦合变化最大。空间分布上,自北向南耦合协调度总体递减,环渤海地区最高,其次是长三角地区,泛珠三角地区的协调度最低。③10年间,多数省份的海洋系统由经济-环境耦合驱动,转变为科技-经济耦合发挥支配作用,表明海洋科技和经济之间的关联愈发密切,同时也存在对海洋环境的重视缺位。④相比基于历史数据模拟的常规情景,根据外部预期调整后的目标情景显示出更高的协调度预测值,说明如果延续过去的海洋发展方式将难以达到可持续的协调要求。特别是常规情景下经济-环境子系统的相对滞后,将可能制约未来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因此,需要强化海洋系统自身的循环供给能力,调整海洋科技投入方向,优化海洋科技产出结构,同时实行更加严格的海洋生态保护政策,提升区域性乃至全国海洋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76
页数:9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