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49
作者
袁伟 [1 ]
楼章华 [1 ]
田娟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研究所
[2]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能力; 主成分分析法; 评价指标; 主要驱动因子;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08.01.012
中图分类号
TV211 [水利调查];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针对富阳市水资源状况,建立了反映富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寻找出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自然支持力指标、社会经济技术水平指标和社会生活水平指标的主要驱动因子,建立了相应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变化驱动因子的多元线形回归模型,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富阳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越来越弱。由此导致富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度也是在逐年下降的。因此防治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将是该地区加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可变模糊评价法及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J].
陈守煜 ;
胡吉敏 .
水利学报, 2006, (03) :264-271+277
[2]   主成分分析及算法 [J].
李玉珍 ;
王宜怀 .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32-36
[3]   灌区节水改造技术经济指标的综合主成分分析 [J].
姚杰 ;
郭宗楼 ;
陆琦 .
水利学报, 2004, (10) :106-111
[4]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J].
雷学东 ;
陈丽华 ;
余新晓 ;
王薇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4, (03) :10-14
[5]   水资源承载力内涵的新认识 [J].
龙腾锐 ;
姜文超 ;
何强 .
水利学报, 2004, (01) :38-45
[6]   一种反映突出影响因素的评价模型 [J].
张晓慧 ;
冯英浚 ;
白莽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3, (10) :1168-1170
[7]   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概念及研究思路探讨 [J].
张丽 ;
董增川 ;
张伟 .
水利学报, 2003, (10) :108-112+118
[8]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J].
吴九红 ;
曾开华 .
水利经济, 2003, (03) :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