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基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宏观思考

被引:13
作者
张侃
机构
[1]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保护机制; 文化传承;
D O I
10.13658/j.cnki.sar.2015.02.001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党的十八大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蕴含的价值原则与空间理念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建设文明新范式的基因库。在此视野之下,保护机制有了新的思路。一方面,激励、推动、引导社区民众参与历史文化保护,由地方感到文化自觉,走向社区营造。另一方面,运用公共财政杠杆,循依法治国,明确职责,为历史文化保护建立法律保障,走出一条中国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升的新路。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4+246 +24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集体选择”视野下的城市遗产保护研究.[D].沈海虹.同济大学.2006, 09
[2]   美国历史遗产保护的法律保障机制 [J].
李和平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3, (04) :13-18
[3]   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 [J].
欧文·劳斯 ;
潘艳 ;
陈洪波 .
南方文物, 2007, (03) :94-98+93
[4]   建立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保障机制 [J].
任思蕴 .
文物世界, 2007, (03) :65-73
[5]   美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税费激励政策 [J].
沈海虹 .
建筑学报, 2006, (06) :17-20
[6]   历史街区的基本特性及其保护原则 [J].
杨新海 .
人文地理, 2005, (05) :54-56
[7]   保存·更新·延续——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若干基本认识 [J].
王世仁 .
北京规划建设, 2002, (04) :12-14
[8]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与实践.[M].邵甬; 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