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民的地权意识与公共治理——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25
作者
贺雪峰
机构
[1]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珠三角地区农民; 地权意识; 工业化道路; 公共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珠三角地区农民的地权意识发生了重要演变,集体所有制中的"公有制"变为"共有制",作为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的土地也因此演变为土地财产,变成了村社集体所有农户利益的集合。地权意识的强化使得土地利益分配固化,导致物业普遍过剩且改造困难,无法适应新一轮的产业升级需求,而且阻碍了公共项目的落地实施,进而影响地区公共利益,形成地区发展低水平的均衡。村民巨大的分红诉求不断被挤压用于公共治理的村社集体资源,甚至形成与国家对抗的强大集体行动能力,国家与村级公共治理能力双重弱化。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20 +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乌坎事件的教训 [J].
贺雪峰 .
行政论坛, 2017, 24 (03) :12-17
[2]   论法治剩余的行政吸纳——关于“外嫁女”上访的体制解释 [J].
桂华 .
开放时代, 2017, (02) :164-183+8
[3]   南海市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试验研究 [J].
朱守银 ;
张照新 .
中国农村经济, 2002, (06) :43-47
[4]   共有制──一种新型的财产组织形式 [J].
何立胜 .
科学社会主义, 1996, (04) :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