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中国风速变化多气候模式模拟检验

被引:15
|
作者
江滢 [1 ,2 ,3 ]
罗勇 [1 ,2 ,3 ]
赵宗慈 [2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国家气候中心
[3] 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
关键词
全球气候模式; 风速; 检验; 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5 [数值试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随着气候模式研究的快速发展,全球气候模式在模拟20世纪气候和气候变化特征,尤其是在模拟温度、降水等要素特征和变化及其人类活动对这些要素的影响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全球气候模式对近地层风速的模拟情况如何,目前仍缺少分析和检验。本文利用中国区域近地层风速观测资料,检验评估了参与IPCC AR4"20世纪气候耦合模式模拟"(20C3M)的19个全球气候模式和国家气候中心新一代全球气候模式(BCCCSM1.0.1)模拟的1956—1999年中国近地层(10 m)风速及其变化的模拟能力。研究发现,20个全球气候模式基本上都能模拟出中国多年年(或季)平均风速分布状况,但模式模拟的平均风速一般小于观测值,尤以观测风速较大的北部和西北部地区模拟值偏小显著。气候模式模拟秋冬季风速分布的能力强于模拟夏春季的能力。模式基本上能模拟出冬、春季平均风速大于夏、秋季平均风速,但是模拟不出春、冬、夏、秋季平均风速依次减小的季节变化特征。模式及模式集成难以模拟出观测到的近50年中国年(或季)平均风速明显减小的变化趋势,少数模式能模拟出年(或季)平均风速略呈减小的变化趋势,但与观测值比相差约一个量级。模式对北部和西南部地区平均风速的变化模拟效果较好,而模式难以模拟东南-南部地区风速变化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923 / 93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两种不同减排情景下21世纪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
    辛晓歌
    吴统文
    王在志
    [J]. 气象学报, 2009, 67 (06) : 935 - 946
  • [2] 基于IPCC AR4耦合模式的南极涛动和北极涛动的模拟及未来变化预估
    祝亚丽
    王会军
    [J]. 气象学报, 2008, 66 (06) : 993 - 1004
  • [3] IPCC AR4气候模式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模拟性能评估
    孙颖
    丁一汇
    [J]. 气象学报, 2008, (05) : 765 - 780
  • [4] 中国土壤湿度的分布与变化II.耦合模式模拟结果评估
    张文君
    宇如聪
    周天军
    [J]. 大气科学 , 2008, (05) : 1128 - 1146
  • [5] 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对中国夏季降水的模拟
    姚素香
    张耀存
    [J]. 气象学报, 2008, (02) : 131 - 142
  • [6] 气候系统模式对北极涛动的模拟
    辛晓歌
    周天军
    宇如聪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2) : 337 - 351
  • [7] IPCC A2情景下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
    汤剑平
    陈星
    赵鸣
    苏炳凯
    [J]. 气象学报, 2008, (01) : 13 - 25
  • [8] 21世纪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变化预估
    赵宗慈
    罗勇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 (03) : 1 - 4
  • [9] 近53年中国寒潮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原因
    王遵娅
    丁一汇
    [J]. 大气科学, 2006, (06) : 1068 - 1076
  • [10] 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
    任国玉
    郭军
    徐铭志
    初子莹
    张莉
    邹旭凯
    李庆祥
    刘小宁
    [J]. 气象学报, 2005, (06) : 942 - 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