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研究:基于文化空间的分析视野

被引:42
作者
刘朝晖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关键词
中国和俄罗斯; 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 比较;
D O I
10.19898/j.cnki.42-1704/c.2010.01.006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文化空间的涵义至少有三个层面:一是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区域;二是周期性的文化表现形式;三是自我和他者对其文化存在和实践的价值判断。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视角,它不但能够对地方性的区域文化提供整体性的保护,而且还能够对我国目前正在实践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论“文化空间” [J].
向云驹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3) :81-88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 [J].
巴莫曲布嫫 .
民族艺术, 2008, (01) :6-17
[3]   壮族木叭喇的文化空间 [J].
冉庚文 .
云南档案, 2007, (12) :7-8
[4]   南音与文化空间 [J].
彭兆荣 ;
葛荣玲 .
民族艺术, 2007, (04) :64-69
[5]   民俗节日氛围营造与文化空间存续——以台湾民俗节日与商业性文化游乐园区为例 [J].
钟宗宪 .
河南社会科学, 2007, (04) :9-12+171
[6]   文化生态保护区问题刍议 [J].
刘魁立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3) :9-12
[7]   生态人类学与文化空间保护——以云南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为例 [J].
杨雪吟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3) :42-46
[8]   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 [J].
郭玉成 .
博击(武术科学), 2007, (02) :1-2
[9]   民俗文化空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 [J].
乌丙安 .
民间文化论坛, 2007, (01) :98-100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保护 [J].
张博 .
青海社会科学, 2007, (01) :33-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