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理想自我表征的丰富性及其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8
作者
李晓文
孙晓玲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上海
关键词
理想自我表征; 压力; 抑郁; 人际交往; 弹性;
D O I
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05.04.009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本文尝试对青少年理想自我表征丰富性进行量化研究,并着重从压力缓冲和人际交往角度探讨了理想自我表征丰富性对个体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以及理想自我表征丰富性与弹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理想自我表征丰富性不存在年龄差异,而在性别上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主要存在于初中男女生之间;丰富的理想自我表征有利于缓冲青少年对压力的负性体验,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在同学中的人缘。此外,理想自我表征丰富性对心理健康的调节主要通过弹性中介发挥作用,预示着理想自我表征丰富性可能是青少年弹性的重要构成成分。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自我表征特点与成败情境下的自我关注选择倾向 [J].
李晓文 ;
林雅瑜 ;
丁瑛洁 .
心理科学, 2003, (04) :620-622
[2]   学生思维特征与信息媒介关系初探 [J].
李晓文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03) :62-67
[3]   不同适应水平小学生自我表现特征及其内涵比较——小学生自我调节机制的一项研究 [J].
李晓文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 (04) :37-43
[4]   人格结构的动态分析 [J].
王垒 .
心理学报, 1998, (04) :409-417
[5]  
Resilience is not a unidimensional construct: Insights from a prospective study of inner-city adolescents[J] . Suniya S. Luthar,Carol H. Doernberger,Edward Zigler.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 199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