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口分布的细网格动态特征

被引:50
|
作者
毛夏 [1 ]
徐蓉蓉 [2 ]
李新硕 [1 ]
王煜 [2 ]
李程 [1 ]
曾波 [2 ]
何宇华 [1 ]
刘锦泉 [1 ]
机构
[1] 深圳市气象局
[2] 不详
关键词
人口密度; 细网格; 动态分布; 深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5 [人口调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深圳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为应急处置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需要实时获取高分辨率的人口动态分布信息。本文利用"基于移动基站的人口分布动态监测系统"提供的时间分辨率1 h,空间分辨率1 km的人口密度信息,分析了深圳市人口细网格动态特征。深圳城市移动用户总人口是1082.59万人,平均人口密度5545人/km2,最高16.5万人/km2,超过5.0万人/km2高密度人口主要分布在商业中心、海关口岸、火车站和居民集中居住区。最高人口密度的数值与选择的网格尺度有关,1000 km2网格和1 km2网格之间可以相差18倍。在深圳50%的人口聚集在10%的空间范围内,60%的人口分布在海拔高度50~100 m的土地上;网格上的建筑密度、道路密度与人口密度线性相关,建筑密度增加1%,对应人口增加约1000人,道路密度增加0.01%,人口增加约2000人。城市总人口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固定,变化幅度在4%以内,逐日之间变幅在1%左右。深圳是个典型的移民城市,春节期间由于大量人口返乡或外出旅游,总人口净减少48%。本文选择9个典型网格分析人口日变化规律:海关口岸属于早高峰型,大量的出境、出行、出游人员在早晨8时前后集中;城镇集市区属于午高峰型;商业中心区属于晚高峰型,高峰前后每小时的净流入 (出) 人员可达2万人;居民区属于午低谷型,周末与周日相比各时段人口均偏多;政府行政办公和公共服务区,周末比周日人口明显减少,春节期间减幅75%;工厂区因错峰用电,夜间4时形成人口高峰;郊野公园春节期间人数不减反增;偏僻乡镇人口日变化振幅很小;农业区在上午9时形成人口低谷,与日出而作的传统习惯相对应。
引用
收藏
页码:443 / 45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上海近50年气温变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
    曹爱丽
    张浩
    张艳
    马蔚纯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6) : 1663 - 1669
  • [2] 城市公交网点与人口分布互动关系的概念模型
    孟庆艳
    徐浩澜
    [J]. 城市公共交通, 2007, (08) : 28 - 32
  • [3] 基于TM影像的人口密度数字模拟——以北京地区为例
    尹京苑
    张桂芳
    单新建
    [J]. 灾害学, 2007, (01) : 31 - 35
  • [4] 人口数据格网化模型研究进展综述
    符海月
    李满春
    赵军
    刘永学
    [J]. 人文地理, 2006, (03) : 115 - 119+114
  • [5]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人口密度模拟
    卓莉
    陈晋
    史培军
    辜智慧
    范一大
    一之瀬俊明
    [J]. 地理学报, 2005, (02) : 266 - 276
  • [6] 基于土地利用的中国人口密度模拟
    田永中
    陈述彭
    岳天祥
    朱莉芬
    王英安
    范泽孟
    马胜男
    [J]. 地理学报, 2004, (02) : 283 - 292
  • [7] 行政单元数据向网格单元转化的技术方法
    范一大
    史培军
    辜智慧
    李晓兵
    [J]. 地理科学, 2004, (01) : 105 - 108
  • [8] 青藏高原人口分布与环境关系的定量研究
    廖顺宝
    孙九林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 (03) : 65 - 70
  • [9] 中国人口密度数字模拟
    刘纪远
    岳天祥
    王英安
    邱冬生
    刘明亮
    邓祥征
    杨小唤
    黄裕婕
    [J]. 地理学报, 2003, (01) : 17 - 24
  • [10] 广州市人口分布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赖玉红
    方一波
    王俊杰
    [J]. 南方人口, 2002, (04) : 48 -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