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地方性知识”——兼评吉尔兹和劳斯的观点

被引:177
作者
吴彤
机构
[1]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地方性知识; 普遍性知识; 阐释人类学; 科学实践哲学;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07.11.024
中图分类号
N031 [自然辩证法];
学科分类号
0101 ;
摘要
本文比较了以人类学和阐释学为主的地方性知识概念与科学实践哲学中的地方性知识概念的不同与联系,指出两者的关系和各自负载的深度,论证了地方性知识概念对于科学实践哲学的作用和意义,指出了科学实践哲学中的"地方性"知识是包括西方知识在内的所有知识的基本特性。研究了地方性知识与普遍性知识的关系,指出普遍性知识的理想特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应用民族植物学.[M].[英]安托尼·B·坎宁安(AnthonyB.Cunningham)著;裴盛基;淮虎银编译;.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2]  
制造知识.[M].(奥)卡林·诺尔-塞蒂纳(KarinD.Knorr-Cetina)著;王善博等译;.东方出版社.2001,
[3]  
非正规科学.[M].[()R.舍普等著];万佚;刘莉译;.三联书店.2000,
[4]  
卡文迪什实验室.[M].阎康年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
[5]   亲密知识 [J].
休·拉弗勒斯 ;
陈厮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03, (03) :45-57+4
[6]   “地方性知识” [J].
叶舒宪 .
读书, 2001, (05) :121-125
[7]   试论实验与理论的共生关系——从“中性流”的发现过程谈起 [J].
崔绪治 ;
浦根祥 .
学海, 1997, (04) :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