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后勤区域形成演化机理——以上海港为例

被引:17
作者
梁双波
曹有挥
吴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港口后勤区域; 演化模式; 港口功能; 上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52 [中国水路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立足当前国内港口后勤区域的发展现实,着重从格局与过程耦合的角度,把各种类港口后勤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对其形成演化机理进行理论探讨,揭示出全球供应链发展与港口功能演化、外部规模经济与企业合作推动、港口自身规模经济与边缘挑战、区域交通网络布局与资源禀赋以及城市发展需求与发展政策导向是推动港口后勤区域演化的重要驱动力,并归纳演绎了初步发育、非均衡拓展、非均衡快速扩张和高度分化四个阶段港口后勤区域演化模式。实证分析表明,上海港港口后勤区域正处于由非均衡快速扩张向高度分化阶段演化的过渡期,未来一段时间内,其演化将将进入高度分化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150 / 216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偏移增长与演化模式 [J].
梁双波 ;
曹有挥 ;
曹卫东 ;
吴威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5) :95-102
[2]   中国区域交通优势的甄别方法及应用分析 [J].
金凤君 ;
王成金 ;
李秀伟 .
地理学报, 2008, (08) :787-798
[3]   开放条件下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综合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 [J].
吴威 ;
曹有挥 ;
曹卫东 ;
梁双波 .
地理研究, 2007, (02) :391-402
[4]   现代港口物流产业组织的空间布局 [J].
李学工 ;
杨贺 .
水运管理, 2007, (02) :9-13
[5]   基于陆路交通网的区域可达性评价——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J].
张莉 ;
陆玉麒 .
地理学报, 2006, (12) :1235-1246
[6]   试论现代物流业与港口城市空间再造——以大连市为例 [J].
郭建科 ;
韩增林 .
人文地理, 2006, (06) :80-86
[7]   长江三角洲公路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J].
吴威 ;
曹有挥 ;
曹卫东 ;
徐建 ;
王玥 .
地理学报, 2006, (10) :1065-1074
[8]   我国主要沿海港口的动态效率评价 [J].
庞瑞芝 .
经济研究, 2006, (06) :92-100
[9]   中国干线公路网络联结的城市通达性 [J].
曹小曙 ;
薛德升 ;
阎小培 .
地理学报, 2005, (06) :25-32
[10]   基于极效率DEA模型的港口绩效评价 [J].
吉阿兵 ;
朱道立 .
系统工程, 2005, (04) :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