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红利”还是“数字鸿沟”——数字金融发展与我国宏观区域经济

被引:9
作者
史依铭 [1 ]
严复雷 [2 ]
机构
[1]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2]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宏观经济; 数字红利; 数字鸿沟; 八大经济区域;
D O I
10.19820/j.cnki.ISSN2096-7411.2023.01.006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为探讨非线性视角下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宏观区域经济的差异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运用拓展的索洛模型、TVPSV-VAR模型以及方差分解分析了数字金融对我国宏观区域经济的影响路径、脉冲响应和持续效果。研究发现,整体上看,数字金融为八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数字红利”,即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消费和投资均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但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波动性较大。基于时变特征角度发现,数字金融对宏观变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中长期效应,且在不同时间点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从方差分解结果来看,数字金融对宏观变量的促进作用具有持续增强的效果。因此,应继续从供给角度推进数字金融发展,充分发挥“数字红利”,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7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数字金融发展与制造业升级——效应识别和中国经验 [J].
许钊 ;
张营营 ;
高煜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2, 44 (10) :73-84
[2]   数字普惠金融与地区间共同富裕——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 [J].
余江龙 ;
周建 ;
崔敏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2, 44 (10) :1-15
[3]   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的实现——基于总体富裕与共享富裕的视角 [J].
田瑶 ;
赵青 ;
郭立宏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2, 44 (09) :1-17
[4]   数字普惠金融对社会就业的影响——基于企业性质和行业的异质性考察 [J].
冉光和 ;
唐滔 .
改革, 2021, (11) :104-117
[5]   数字金融能否提升中国经济韧性 [J].
崔耕瑞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1, 43 (12) :29-41
[6]   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改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局面? [J].
肖威 .
经济评论, 2021, (05) :50-64
[7]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吗? [J].
谭蓉娟 ;
卢祺源 .
投资研究, 2021, 40 (09) :85-104
[8]   数字金融如何影响实体企业金融投资?——异质性特征、机制检验与动机识别 [J].
孙济潍 ;
沈悦 .
现代经济探讨, 2021, (09) :56-68
[9]   数字普惠金融、融资约束与环境敏感企业投资效率——基于1173家上市企业面板数据 [J].
郭静怡 ;
谢瑞峰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1, (09) :51-61
[10]   数字金融与金融资源配置 [J].
马芬芬 ;
王满仓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1, (08) :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