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次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其变动原因分解

被引:3
作者
杨文丰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
关键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全要素生产率; DEA-Malmquist指数; SVA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和SVAR模型对我国三次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变动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产业TFP整体呈下降趋势,第二、第三产业TFP呈上升趋势,且第三产业转型效率高于第一、第二产业;技术进步是提高我国TFP的主要因素,效率提高对TFP的贡献较弱;各类冲击对第三产业TFP的影响路径不同于第一、第二产业,需求冲击对三次产业TFP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加大对第一产业的科技扶持力度,提高效率,取消对部分行业的政策保护色彩以及扩大内需,对提高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 [J].
鲁晓东 ;
连玉君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2) :541-558
[2]   要素配置扭曲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J].
朱喜 ;
史清华 ;
盖庆恩 .
经济研究, 2011, 46 (05) :86-98
[3]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J].
陶长琪 ;
齐亚伟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1) :19-32
[4]   基于对偶法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核算 [J].
徐现祥 ;
舒元 .
统计研究, 2009, 26 (07) :78-86
[5]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60
[6]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J].
SOLOW, RM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7, 39 (03) :312-320
[7]  
Index numbers and indifference surfaces[J] . Sten Malmquist.Trabajos de Estadistica . 195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