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与修正的政治信任——关于当代中国政治信任来源的中观理论

被引:72
|
作者
游宇
王正绪
机构
[1]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2] 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研究学院
[3] 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
关键词
政治信任; 制度主义; 文化主义; 中观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学术界对政治信任来源的解释一直存在着文化主义和制度主义两种路径。文章试图将其整合进一个互动与修正的政治信任的中观理论分析框架中。文章认为,是否强调传统价值或现代化条件下的自由民主或后物质主义价值,是影响个人对政治体制和机构产生信任的基础性条件。这种基础性条件是由宏观社会文化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塑造的。而对制度和机构的绩效评价,则是根据微观的个人、经济、社会、政治信息作出的。具有价值倾向的个人对各类政治信息进行加工、优先排序与调试,形成了对政治体制和机构的信任。文章在横向上区分特定性与弥散性的政治信任,并利用"亚洲民主动态调查"第一波和第三波数据,对理论假设加以检验。实证结果基本支持了互动与修正政治信任模型的假设。中国公众的政治信任表现为在受价值观倾向、人际信任等宏观文化主义因素影响的背景下,对微观上接收到的信任对象(体制和机构)的"制度主义"特征如绩效、透明度、廉洁作出的回应与修正。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193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