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县域城市潜力的空间集聚演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17
作者
梅志雄
徐颂军
欧阳军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市潜力; 空间集聚; ESDA;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珠三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运用因子分析、扩展的潜力模型、ESDA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基于五个时间断面的数据,探讨了1990-2009年珠三角县域潜力的空间集聚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总体上珠三角县域潜力具正空间集聚特征,但集聚程度不高且趋于减弱;大多数县域潜力的局部空间集聚特征保持相对稳定且规律性明显,高潜力县域集中在广—佛都市区并呈向深—莞—惠都市区发展态势,低潜力县域进一步向研究区西部集聚,并在西部形成面状连续分布区;局部空间集聚格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HH和LL集聚区位有所变化,局部集聚类型间有一定的转化,县域潜力的空间集聚的不均衡性在西部与中东部地带间有进一步扩大倾向。从县域潜力集聚演化的影响因素上看,县域间相互作用、地理区位、消费者购买力、人力资本、劳动力成本、信息化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数量、城市化水平有显著负向影响;交通运输条件、固定资本投入和两个经济政策因素的影响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296 / 30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城市规模的空间聚散与中心城市影响力——基于中国637个城市空间自相关的实证 [J].
刘涛 ;
曹广忠 .
地理研究, 2012, 31 (07) :1317-1327
[2]   省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扩展及其决定因素——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 [J].
吴玉鸣 ;
田斌 .
地理研究, 2012, 31 (04) :627-640
[3]   中国文化产业区域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 [J].
袁海 ;
曹培慎 .
统计与决策, 2011, (10) :77-80
[4]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 [J].
洪国志 ;
胡华颖 ;
李郇 .
地理学报, 2010, 65 (12) :1548-1558
[5]   城市群空间范围的综合界定方法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J].
陈群元 ;
宋玉祥 .
地理科学, 2010, 30 (05) :660-666
[6]   产业特性、区域特征与中国制造业省区集聚 [J].
贺灿飞 ;
朱彦刚 ;
朱晟君 .
地理学报, 2010, 65 (10) :1218-1228
[7]   黄淮海地区社会经济空间分异及集聚发展模式 [J].
曹志宏 ;
梁流涛 ;
郝晋珉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6) :984-990
[8]   都市区域空间集聚—碎化趋势研究——江苏沿江都市区域的实证 [J].
罗震东 ;
朱查松 ;
张京祥 .
人文地理, 2009, (01) :22-27+52
[9]   中国城市人口的空间集聚特征与规律分析 [J].
陈刚强 ;
李郇 ;
许学强 .
地理学报, 2008, (10) :1045-1054
[10]   中国省域工业集聚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 [J].
姚德龙 .
统计与决策, 2008, (03) :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