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馈风电机组经串补并网的振荡模式分析

被引:16
作者
赵书强 [1 ]
李忍 [1 ]
高本锋 [1 ]
宋瑞华 [2 ]
杨大业 [2 ]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 状态空间模型; 小信号法; 模式分析; 参与因子;
D O I
10.13336/j.1003-6520.hve.20160926030
中图分类号
TM614 [风能发电];
学科分类号
0807 ;
摘要
大规模风电经串补并网系统存在稳定性问题,为全面分析双馈风电机组(DFIG)经串补并网系统的振荡模式,建立了双馈风电机组经串补并网详细的状态空间模型。采用小信号分析法计算系统26阶状态矩阵特征值、阻尼比,基于模态频率和参与因子分析,甄别出待研系统的主要振荡模式。结果表明,该系统主要有高频振荡模式、轴系主导的振荡模式、由固定串补与变频器相互作用引起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SCI)模式。变频器PI参数对SSCI频率和阻尼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电网侧变频器(GSC)内环PI参数起主导作用;SSCI的频率受串补度的影响较大,且振荡频率在串补模态频率附近。
引用
收藏
页码:3263 / 327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并网控制策略研究.[D].张学广.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04
[2]  
风力发电机与电网之间扭振相互作用的研究.[D].王瑞琳.上海交通大学.2012, 07
[3]   并列机组轴系次同步振荡特性及采用SSDC抑制多机系统次同步振荡研究 [J].
王珅 ;
徐政 ;
杜宁 ;
王世佳 ;
宋瑞华 .
高电压技术, 2016, 42 (01) :321-329
[4]   并网光伏电源对电力系统振荡中心分布的影响 [J].
王梦 ;
丁剑 ;
赵李宏 ;
罗韬宋 ;
高建涛 ;
李东 .
高电压技术, 2016, 42 (01) :330-336
[5]   双馈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与抑制策略 [J].
高本锋 ;
李忍 ;
杨大业 ;
宋瑞华 ;
赵书强 ;
刘晋 ;
张学伟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5, 35 (12) :11-20
[6]   风电机组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研究综述 [J].
高本锋 ;
刘晋 ;
李忍 ;
赵书强 .
电工技术学报, 2015, 30 (16) :154-161
[8]   匹配风电接纳可行域的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及其经济性评估 [J].
严干贵 ;
王月 ;
李军徽 ;
冯凯翔 ;
高凯 ;
金鹏 .
高电压技术, 2015, 41 (07) :2148-2155
[9]   风储联合调频下的电力系统频率特性分析 [J].
苗福丰 ;
唐西胜 ;
齐智平 .
高电压技术, 2015, 41 (07) :2209-2216
[10]   大容量永磁同步风电机组系统谐振与抑制策略 [J].
秦世耀 ;
李少林 ;
王瑞明 ;
陈晨 ;
孙勇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22)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