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基于公共供求的视角

被引:9
作者
黄建洪 [1 ,2 ]
机构
[1]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苏州大学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城镇化; 国家治理; 现代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83304 ;
摘要
基于场域的公共供求视角,中国城镇化的战略嬗变清晰地反映出了国家治理的新需求。超越于既往的"抑制—补偿"思路,新型城镇化正发展出人本化的价值预设与再平衡的功能预期。改造、置换经年的乡村性,新一轮的城镇化在动力找寻、题域整合、资源供给、机制再造、空间重构以及绩效审视等方面,其引导式的城市性逻辑渐趋明朗。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战略议程,城镇化的本质在于实现从生存性需求向发展性需求转变、从历时性积累向共时性提升迈进。这一大规模、持续性的公共选择过程,将通过引致中国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而深刻塑造国家治理的结构与功能。新的型构思路、实践逻辑与塑铸作用构成了城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它呼唤深度根植于中国政治社会生态的内生规定性展开均衡化的现代性国家建构。为此,回应性地选取国家治理的调适向度并拓展系统化的改革议程,至关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以现代化为旨向识解国家治理.[N].许耀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
[2]  
城镇化是一次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M].李铁; 主编.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3]  
城市社会学.[M].(美) 帕克; 等著.商务印书馆.2012,
[4]  
比较城市化.[M].(美) 贝利; 著.商务印书馆.2010,
[5]  
城市化.[M].(美)诺克斯(Knox;P.L.),(美)迈克卡西(McCarthy;L.)著.科学出版社.2009,
[6]  
城市发展史.[M].(美)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著;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   转型中国城镇化实践四题 [J].
陈文科 .
江汉论坛, 2013, (09) :5-12
[9]   中国城镇化最大风险:城乡矛盾内化 [J].
韩康 .
人民论坛, 2013, (15)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