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全球及中国环境治理的影响

被引:61
作者
董亮
张海滨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环境目标; 全球环境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083001 ;
摘要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已经形成了社会、经济与环境三大支柱的格局。根据进程追踪的方法,本文通过回顾环境进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的过程,着重分析环境目标未来15年将对全球与中国环境治理产生的重要影响。在全球环境治理层面的基本结论是:1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性将显著上升。2新型伙伴关系将强化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市民社会的作用。3未来全球环境治理将形成以数据和指标为驱动的特点。4联合国系统内环境机构的作用将进一步强化,联合国环境署的发展受到关注。5环境与气候变化中的资金融资与技术转让渠道将进一步多元化。6气候变化问题与其他环境问题将在全球和国家层面深度融合。对中国环境治理的积极影响,体现在:1《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强大动力,并形成倒逼机制;2将显著提升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3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提供了难得的着力点;4将使中国的区域合作更加"绿色化"。当然,在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目标也使得中国环境治理的压力与责任不断增加。同时,《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与不足之处:1目标过多且模糊不清,实现难度大。2当前所罗列的一些目标间可能包含潜在的冲突,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论证。3环境目标缺乏量化的标准。尽管如此,就环境目标而言,《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比千年发展目标更加综合、全面和系统,是当今国际社会应对环境问题集体努力的成果,必须高度重视与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未来15年“后发展议程”的目标选择 [J].
刘怡君 ;
王光辉 ;
王红兵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5, 30 (05) :593-601
[2]   过去30年世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演替 [J].
王光辉 ;
刘怡君 ;
王红兵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5, 30 (05) :586-592
[3]   全球环境与卫生的关联性:政策响应与制度构建 [J].
董亮 ;
张海滨 .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5, 8 (07) :8-15
[4]   后2015时期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治理与中国参与战略 [J].
彭斯震 ;
孙新章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7) :1-5
[5]   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谈判分析和前景展望 [J].
蔡立杰 ;
王玲 .
环境保护, 2015, 43 (05) :51-53
[6]   IPCC如何影响国际气候谈判——一种基于认知共同体理论的分析 [J].
董亮 ;
张海滨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 (08) :64-83+157
[7]   改善区域空气质量 努力建设蓝天中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与创新 [J].
王金南 ;
宁淼 ;
孙亚梅 ;
杨金田 .
环境保护, 2013, (05) :18-21
[8]  
New Agenda, New Narrative: What Happens After 2015?[J] . Kharas,Homi,Zhang,Christine.The SAI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 2014 (2)
[9]  
Governanc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Changing the Game or More of the Same?[J] . Edwards,Martin S,Romero,Sthelyn.The SAI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 2014 (2)
[10]  
Leaving no one behind: an agenda for equity[J] . Kevin Watkins.The Lancet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