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的经济学诠释:限度及反思

被引:6
作者
杨光飞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经济学诠释; 社会属性; 公共理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 [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近来,学者们在解析和运用社会资本理论时出现了过度的经济学诠释。这种经济学诠释有悖于社会资本概念的原初意涵,同时也销蚀了社会资本理论应该涵括的社会属性和公共理性之维。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必须避免经济学单一学科的狭隘视野,需要伦理学、社会学诸学科的不断整合,这样才能把社会资本理论发展为具有解释力和现实生命力的一种中层理论,也更有利于现实良性社会资本的培育。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关系资本”升格之合法性质疑 [J].
杨光飞 .
人文杂志, 2006, (02) :147-151
[2]   1990年代以来社会分层的三大趋势——答友人问 [J].
孙立平 .
天涯, 2004, (02) :168-177
[3]  
走出囚徒困境[M]. 上海三联书店 , 曹荣湘选编, 2003
[4]  
使民主运转起来[M]. 江西人民出版社 , (英)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D.Putnam)著, 2001
[5]  
实践与反思[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法)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 1998
[6]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著], 1997
[7]  
人力资本投资[M]. 商务印书馆 , (美)舒尔茨(Schultz, 1990
[8]  
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ward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and policy framework[J] . Michael Woolcock.Theory and Society . 1998 (2)
[9]  
紧缩圈层结构论:一项中国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2 周建国. 南京大学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