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领域”概念在中国传媒研究中的运用——范式反思与路径检讨

被引:11
作者
黄月琴
机构
[1] 湖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公共领域; 传媒研究; 研究范式; 研究路径;
D O I
10.13793/j.cnki.42-1020/c.2009.06.022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公共领域与传媒关系是近年来学界的研究热点。但中国传媒研究倾向于把传媒与公共领域问题单列于国家与社会、权力关系范畴之外来考虑,忽略在其他学科领域热烈争论的"公共领域"概念对于中国本土实践的适用性问题。通过公共领域概念在中国的移植和争议过程可以看出,一方面传媒学界对"公共领域"问题的研究和讨论走向浅表化、狭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传媒学界把西方概念和理论范畴盲目套用于中国情境,使得学术研究难以扎根本国社会结构和传媒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汪晖教授访谈 [J].
汪晖 ;
许燕 .
甘肃社会科学, 2006, (04) :235-248
[3]   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 [J].
许纪霖 .
史林, 2003, (02) :77-89+123
[4]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 [J].
展江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2, (02) :123-128
[5]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英)约翰·B.汤普森(JohnB.Thompson)著;高銛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
[6]  
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文选.[M].邓正来主编;.法律出版社.2004,
[7]  
规训与惩罚.[M].(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
[8]  
文化与公共性.[M].汪晖;陈燕谷主编;.三联书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