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的时代挑战与范式变革

被引:64
作者
姜李丹 [1 ]
薛澜 [2 ]
机构
[1]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新一代人工智能; 适应性治理; 时代挑战; 范式变革;
D O I
10.16149/j.cnki.23-1523.20220415.005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1204 ; 120401 ;
摘要
本文立足于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鲜明时代特征与多重治理挑战,全方位探析新时期我国人工智能治理的核心问题,创新性构建我国人工智能适应性治理的工作框架,并系统性刻画我国人工智能适应性治理的范式变革。研究发现:(1)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整合技术社会复合体的离散性认知、实现系统生态主权的非均衡调适、突破包容审慎探索的有限性实践三个方面。(2)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适应性治理已经形成以“逻辑内核-秩序重构-监管响应”为核心构成的清晰工作框架,其中技术社会复合体、生态重心偏移、秩序需求重构成为其稳定特性存在,而治理对象、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工具则成为其动态特性存在。(3)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适应性治理经历了探索式治理(2016前)、回应式治理(2017-2019)、集中式治理(2020-2021)、敏捷式治理(2022-)的范式变革历程,并且不同范式下技术创新力度与风险规制力度的组合特征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164 +16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论人工智能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战略 [J].
郭毅可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1, (23) :41-53
[2]   人工智能赋能下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双重转型 [J].
姜李丹 ;
薛澜 ;
梁正 .
科学学研究, 2022, 40 (04) :602-610
[3]   人工智能范式的革命与通用智能理论的创生 [J].
钟义信 .
智能系统学报, 2021, 16 (04) :792-800
[5]   “数字空间”政府及其研究纲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引致的政府形态变革 [J].
米加宁 ;
章昌平 ;
李大宇 ;
徐磊 .
公共管理学报, 2020, 17 (01) :1-17+168
[6]   走向敏捷治理:新兴产业发展与监管模式探究 [J].
薛澜 ;
赵静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08) :28-34
[7]   人工智能治理的三个基本问题:技术逻辑、风险挑战与公共政策选择 [J].
贾开 ;
蒋余浩 .
中国行政管理, 2017, (10) :40-45
[8]  
人工智能走向2.0[J]. 潘云鹤.Engineering. 2016(04)
[9]   治理和善治引论 [J].
俞可平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9, (05) :37-41
[10]   Governa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J].
Taeihagh, Araz .
POLICY AND SOCIETY, 2021, 40 (02) :13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