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主产区订单农业有效性及契约稳定性研究——以西南地区茶叶生产为例

被引:11
作者
姚文 [1 ]
祁春节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商贸系
[2]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订单农业; 茶叶; 有效性; 稳定性; 农户;
D O I
10.13872/j.1000-0275.2016.0134
中图分类号
F326.12 [经济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订单农业是促进产业融合、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方式,但订单农业的效果却参差不齐。同时,违约率高、稳定性差是中国订单农业实践中的客观现实。利用西南地区茶叶主产县茶叶种植户调查数据,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分析订单农业模式的有效性、稳定性,探讨订单农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尽管订单农业参与率低,只有33.79%茶农参加了订单农业,但无论是农民增收还是技术及服务普及方面,订单农业模式都有效,不过就其效果而言,生产合同模式效果优于销售合同模式。农户对高的相对收益、技术及服务可得性、交易公平合理性、满意度、风险共担关系的感知越强烈,越把交易伙伴视为朋友,农户履行协议可能性越高。在是否履约方面,农户是理性的。只有在不损害自己经济利益时,交易伙伴对农户的人情投资才对农户履行协议起促进作用。因此,应鼓励茶叶加工企业通过生产合同模式与农户展开互利合作;茶叶加工企业应通过推广普及现代茶叶生产技术及服务来提高茶业整体经济效益,并与农户分享,还应加强与农户的沟通、交流,争取得到农户的理解,让农户感受到交易的公平性,提高对交易的满意度,把茶叶加工企业当作帮助自己发家致富的朋友。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差序氛围、组织支持与农户合作意愿——基于小型农田水利建管护的调查 [J].
杨阳 ;
周玉玺 ;
周霞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 (04) :87-97+134
[2]   农民合作社提供供应链融资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百余家合作社的证据 [J].
董翀 ;
钟真 ;
孔祥智 .
农村经济, 2015, (05) :66-71
[3]   农业现代化视野的产业融合互动及其路径找寻 [J].
张义博 .
改革, 2015, (02) :98-107
[4]   农田灌溉设施建设的农户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安徽省巢湖市740户稻农为例 [J].
蔡荣 ;
蔡书凯 .
资源科学, 2013, 35 (08) :1661-1667
[5]   订单农业中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J].
杨慧 ;
蔡文著 .
河北学刊, 2013, 33 (02) :128-132
[6]   农产品交易关系治理机制:基于角色理论的整合分析框架 [J].
张闯 ;
林曦 .
学习与实践, 2012, (12) :38-46
[7]   订单农业及其组织模式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J].
徐健 ;
汪旭晖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04) :39-47
[8]   促进订单农业发展的金融创新 [J].
王川 .
世界农业, 2007, (10) :1-3+19
[9]   新疆番茄产业中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J].
祝宏辉 ;
王秀清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07) :67-75
[10]   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安排与履约:理论和来自浙江企业的实证分析 [J].
郭红东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2) :36-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