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斯贝尔斯“轴心期”时间同步性的奥秘

被引:3
作者
吾淳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哲学与跨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
雅斯贝尔斯; 轴心期; 时间; 同步性; 奥秘; 质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516.53 [雅斯贝尔斯(Jaspers,K.1883~1969年)];
学科分类号
010103 ;
摘要
在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期"理论中,时间同步性至为关键,也颇显奥秘。在雅斯贝尔斯看来,"轴心期"各地区在时间上具有惊人的一致性或同步性。如果我们不只是满足于这种"偶然"的表象,而是深入到这一表象的背后,探究"轴心期"的完整进程和完整内涵,那么我们也许就会发现雅斯贝尔斯所热衷的这一表象其实有着某种"欺骗性"。考察表明,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和犹太的"轴心期"在时间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国轴心大抵是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希腊—罗马轴心和犹太—基督轴心则是从约公元前7世纪到约公元3世纪;而印度则表现出更加复杂的状况。可以说,不同"轴心"的发展在统一的时间坐标尺度下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所谓"轴心期",并非像雅斯贝尔斯说的那样在时间上显得如此整齐划一。"轴心期"理论应当或必须设置更为宽泛的时间条件。但随着这一时间范围的扩大,所谓"同步性"的奥秘便不复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再论一神宗教的起源 [J].
吾敬东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3) :104-110
[2]   一神宗教何以可能 [J].
吾敬东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6) :23-29
[4]   巫术与古代中国宗教精神 [J].
吾敬东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2) :30-35+126
[5]   试论佛教伦理的种种困境 [J].
吾淳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2) :40-47
[6]  
印度哲学史略[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汤用彤, 2006
[7]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许倬云著, 2006
[8]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麦克斯·缪勒, 1989
[9]  
世界各民族历史上的宗教[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苏]托卡列夫(Tokapeb,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