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优选粒子群多机参数优化的风电SSO抑制方法

被引:7
作者
刘其辉 [1 ]
洪晨威 [2 ]
田若菡 [1 ]
逄思敏 [1 ]
机构
[1]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2]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次同步振荡抑制; 多机系统; 参数优化; 多机等值模型;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21.0795
中图分类号
TM614 [风能发电];
学科分类号
0807 ;
摘要
针对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的次同步振荡的抑制问题,现有文献大多将整个风电场等值为一台机组进行研究,忽略了不同位置机组的个体差异性。计及场内风电机组的个体差异性,提出了一种双馈风电场多机控制参数协同优化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双馈风电场的多机等值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机组的机侧变换器电流环比例参数对整个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特性以及动态性能的影响。然后,提出了一种兼顾基频特性的基于正交实验优选、综合权重分析和粒子群算法的多机控制参数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参数优化后在使系统具有较好基频动态特性基础上,有效提高了次同步频段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多机参数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660 / 467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双馈异步发电机系统阻抗建模及稳定性分析.[D].杨洪雨.浙江大学.2016, 07
[2]   Stability Analysis of SSR in Multiple Wind Farms Connected to Series-Compensated Systems Using Impedance Network Model [J].
Liu, Huakun ;
Xie, Xiaorong ;
Gao, Xiaodan ;
Liu, Hui ;
Li, Yunhong .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2018, 33 (03) :3118-3128
[3]   SSR Damping Controller Design and Optimal Placement in Rotor-Side and Grid-Side Converters of Series-Compensated DFIG-Based Wind Farm [J].
Mohammadpour, Hossein Ali ;
Santi, Enrico .
IEEE TRANSACTIONS ON SUSTAINABLE ENERGY, 2015, 6 (02) :388-399
[4]   Mitigating SSR Using DFIG-Based Wind Generation [J].
Fan, Lingling ;
Miao, Zhixin .
IEEE TRANSACTIONS ON SUSTAINABLE ENERGY, 2012, 3 (03) :349-358
[5]  
正交表的构造.[M].杨子胥 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78,
[6]   风电场内机群间次同步振荡相互作用 [J].
徐衍会 ;
滕先浩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20, 40 (09) :156-164
[7]   基于变流器改进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SSO抑制方法 [J].
张学广 ;
邱望明 ;
方冉 ;
徐殿国 .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20, 24 (02) :1-9
[8]   双馈风电机组静止坐标系下阻抗建模及次同步谐振抑制策略 [J].
张学广 ;
邱望明 ;
方冉 ;
朱琳 ;
徐殿国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9, 43 (06) :41-48+106
[9]   双馈风电场单机与多机等值模型对次同步振荡特性影响的对比 [J].
高澈 ;
牛东晓 ;
罗超 ;
周啸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8, 38 (08) :152-157
[10]   电力系统新型振荡问题浅析 [J].
谢小荣 ;
刘华坤 ;
贺静波 ;
刘辉 ;
刘威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8, 38 (10) :2821-2828+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