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评价

被引:27
作者
刘燕妮
任保平
高鹏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莫氏指数; 中国农业; 技术进步; 发展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莫氏(Malmquist)指数法,研究了1978—2009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构成的时序特征及其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绩效。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1978—2009年的31年间,年均增长率为2.6%,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中国农业仍然保持粗放型发展方式,目前主要处于低度粗放型阶段。在未来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中,通过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和生态环境保护来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991—2008年Malmquist指数方法 [J].
方福前 ;
张艳丽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 (09) :5-12
[2]   充分发挥沼气建设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 [J].
薛亮 ;
李谦 ;
邓良伟 ;
邓宇 .
农业经济问题, 2010, 32 (08) :4-7
[3]   发展现代农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J].
曾福生 .
湖南社会科学, 2010, (03) :109-110
[4]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1978~2007年——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 [J].
全炯振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09) :36-47
[5]   以科学的农业发展观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J].
于志明 .
经济问题, 2007, (12) :84-86
[6]   国外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及经验 [J].
张宇萍 ;
韩一军 .
世界农业, 2007, (05) :17-19
[7]   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创新及发展模式的选择 [J].
李志远 ;
李尚红 .
经济问题, 2006, (06) :45-47
[8]   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变动与分解分析:1978~2004年——基于非参数的HMB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 [J].
李静 ;
孟令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5) :11-19
[9]   中国农业TFP的增长及其构成 [J].
顾海 ;
孟令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 (10) :15-18
[10]   Agriculture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 [J].
Johnson, DG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7, 87 (02)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