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内涵特征、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

被引:88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史丹
李晓华
邓洲
渠慎宁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中国式现代化; 体系构建; 政策措施;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23.03.002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总结国内外工业化正反两方面经验,既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也不同于发达国家走过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创新。与过去相比,新型工业化呈现新的效率源泉、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组织形态、新的约束条件等一般性的新特征,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也对新型工业化赋予了自身的特殊性。本文从以人为本、质量优先、自主创新、绿色低碳、数实融合、开放循环等方面概括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提出了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构建的四大体系,即自立自强的科技体系、高端先进的制造体系、低碳循环的绿色体系和内外循环的分工体系,并围绕新时代的新形势和新目标要求,从强化组织领导、降低要素成本、加快科技自主创新、畅通内外循环、优化竞争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和政策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Digital economy: An innovation driver for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J].
Pan, Wenrong ;
Xie, Tao ;
Wang, Zhuwang ;
Ma, Lisha .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22, 139 :303-311
[2]   制造业的数实融合:表现、机制与对策 [J].
李晓华 .
改革与战略, 2022, 38 (05) :42-54
[3]   工业智能化会重塑企业地理格局吗 [J].
王林辉 ;
姜昊 ;
董直庆 .
中国工业经济, 2022, (02) :137-155
[4]   工业稳增长:国际经验、现实挑战与政策导向 [J].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
史丹 .
中国工业经济, 2022, (02) :5-26
[5]   能源转型的规律、驱动机制与中国路径 [J].
范英 ;
衣博文 .
管理世界, 2021, 37 (08) :95-105
[6]   制造业在中国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J].
郭克莎 ;
彭继宗 .
中国社会科学, 2021, (05) :128-149+207
[7]   服务型制造、加成率分布与资源配置效率 [J].
祝树金 ;
罗彦 ;
段文静 .
中国工业经济, 2021, (04) :62-80
[8]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经济学分析 [J].
洪银兴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3, (01) :1-6
[9]  
平台垄断.[M].亚历克斯·莫塞德;尼古拉斯·L.约翰逊.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10]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M].(英) 麦迪森 (Maddison;A.) ;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