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教育的失落及其重建

被引:2
作者
庞振超
机构
[1] 郑州大学教育系
关键词
价值教育; 虚无主义; 生活世界; 文明脉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是教育活动的两个面向。知识教育以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为内容,旨在心智的训练;价值教育以人类社会或一定社会所共享的价值观和价值负载的问题为内容,旨在灵魂的陶冶。在古代社会,价值教育统领知识教育,近代以降,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知识教育取得了主导地位,价值教育走向衰落。转型期的特殊境遇加深了价值教育的困境。要走出这一困境,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入地",以缝合教育与生活世界的断裂,捍卫教育的完整性,夯实生命成长的价值基础,高等教育改革需要"上天",以实现教育与人类文明脉络的汇通,重塑教育的文化使命。唯此,教育者才能找回自己的灵魂,重建教育的尊严与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3+71 +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虚无主义时代的教育——韦伯《以学术为业》释义 [J].
李长伟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4, 13 (03) :29-39
[3]   价值教育及其在教育中的定位 [J].
吴亚林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1, (04) :22-26
[4]   改革开放以来道德教育研究主题的回顾分析 [J].
胡金木 .
江苏教育研究, 2009, (04) :16-18
[5]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 [J].
王锟 .
甘肃社会科学, 2005, (01) :120-122
[6]   从《修身》到《公民》:近代教科书中的国民塑形 [J].
毕苑 .
教育学报, 2005, (01) :90-95
[7]   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 [J].
林默彪 .
社会主义研究, 2004, (06) :134-135
[8]   论“生活世界”的教育——兼论教育中的生活问题 [J].
郭元祥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0, (05) :8-13+72
[9]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哈佛委员会, 2010
[10]  
于“无”深处的历史深渊[M]. 浙江大学出版社 , 王俊,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