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存在方式与教育的乌托邦品质

被引:56
|
作者
郝德
机构
[1] 渤海大学辽宁锦州
关键词
教育; 存在方式; 乌托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教育是培养人的,但这一毫无疑义的命题并不能自然导向将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长期以来,教育不过是以人为对象而已,教育的视野中并没有人。当代教育理应将人作为逻辑起点与依据,这就要求必须理解人的存在方式,确立、选择具有鲜明乌托邦品质的发展理念与逻辑。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
    鲁洁
    [J]. 教育研究, 1997, (04) : 16 - 19
  • [2] 教育人类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德)O.F.博尔诺夫(OttoFridrichBollnow)著, 1999
  • [3] 历史哲学[M].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德)黑格尔(G.W.F.Hegel)著, 1999
  • [4] 理想的界限[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陆俊著, 1998
  • [5] 形而上学导论[M]. 商务印书馆 , (德)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 1996
  • [6]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法)萨 特(Sartre, 1988
  • [7] 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陈友松 主编,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