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新时代内涵

被引:2
作者
滕珺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三个面向”; 第三次工业革命; 教育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9 [教育史];
学科分类号
040103 ; 060207 ;
摘要
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为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如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存在形态、运作模式和社会支持系统,同时也赋予了"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新的时代内涵和内在逻辑。首先,要深化有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认识,教育现代化不仅是指硬件设施现代化,更强调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其次,有必要从"全球胜任力"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对教育要"面向世界"的认识,深入思考如何真正利用国际化的力量推进我国教育的发展。第三,要提高对教育要"面向未来"重要性的认识,特别关注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结构的需求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即从碎片化的知识转向了思维方式和核心素养。第四,在教育实践工作中,有必要进一步强调"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一体性,而不是简单地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等同于"教育现代化"的工作,教育要"面向世界"等同于"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工作。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教育现代化有条件也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过程也恰恰正是中国发展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J].
周洪宇 ;
鲍成中 .
教育研究, 2013, 34 (10) :4-9+43
[2]   学生应该学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基础教育学习指标体系述评 [J].
滕珺 ;
朱晓玲 .
比较教育研究, 2013, 35 (07) :103-109
[3]   第三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 [J].
周洪宇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3, (02) :1-5
[4]   第三次工业革命冲击下的基础教育变革 [J].
鲍成中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3, (02) :14-15
[5]   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若干思考 [J].
周满生 .
教育研究, 2013, 34 (01) :65-68+75
[6]   试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J].
顾明远 .
教育研究, 2012, 33 (09) :4-10+26
[7]   以“三个面向”为指针 坚持不懈进行教育实验 [J].
陶西平 .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0, (05) :1-1
[8]   试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深化的苦干认识问题——为纪念“三个面向”发表十周年而作 [J].
叶澜 .
中国教育学刊, 1993, (06) :14-19
[10]   “三个面向”与学校教育体系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J].
恽昭世 .
中国教育学刊, 1993, (05) :11-15